— 产品分类 —
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用户成果:超强、弹性且耐疲劳的SiC纳米线网络
发布时间:
2025-04-23
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王红洁教授团队在期刊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》上发表了题为“Ultrastrong, elastic, and fatigue-resistant SiC nanowires network”的论文。研究分析了新型层状SiC纳米线网络的超轻、高强、高弹综合性能。
【用户成果】超强、弹性且耐疲劳的SiC纳米线网络
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王红洁教授团队在期刊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》上发表了题为“Ultrastrong, elastic, and fatigue-resistant SiC nanowires network”的论文。研究分析了新型层状SiC纳米线网络的超轻、高强、高弹综合性能。
研究背景
高孔隙率陶瓷(HPCs,孔隙率>90%)在航空航天、节能和交通等战略领域需求迫切。由于强度随孔隙率升高急剧下降,同时实现高机械强度与超高孔隙率极具挑战。本研究通过精选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,成功制备出一种既具有弹性又具备高强度的陶瓷材料。
研究方法
- 材料的制备:以柔性SiC纳米气凝胶为基体,通过热压法(1200℃,15MPa,2小时)构建层状结构。
- 高温下L-SiC NN在空气中的原位尺寸变化,使用天津中环的可视化高温形变仪TA-16A进行测试。
- 微观结构:纳米线通过表面SiO₂壳层相互连接,形成层内交联网络,层间由倾斜纳米线作为“弹簧”连接。
- 性能表征:
- 高温稳定性:1100℃下保持结构完整。
- 热性能:低热导率(垂直方向0.121 W/m·K),各向异性导热(平行方向高50%),适用于高温隔热。
- 弹性与强度:垂直方向压缩应变20%时完全恢复,应力达5.7 MPa(优于现有弹性陶瓷1-2个数量级); 平行方向杨氏模量高达238 MPa。
- 耐疲劳性:10万次压缩循环后应力保持率88%,永久形变仅2.6%。
研究结果
该研究通过层状结构设计与热压工艺,成功解决了高孔隙率陶瓷的强度-弹性矛盾,为极端环境下的轻量化高性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。
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,光学非接触发测量材料烧结过程膨胀收缩。材料在变温过程中形状、尺寸及物态变化在线实时观测,并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系统给出直观、准确的数据及图形报告。产品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,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用于材料研发与制造,有助于精确制定材料烧结工艺或热处理工艺,提高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
相关新闻